大藏經釋義:普渡收圓驗證----玄關修持觀(155)---- 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,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。 大藏經釋義:普渡收圓驗證----玄關修持觀(155)---- 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,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。 出處: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三冊,禪家龜鑑。 經文: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,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,往往斷滅空以為禪,無記空以為道,一切俱無以為高見,此冥然頑空受病幽矣,今天下之言禪者,多坐在此病。 【經文釋義】: 禪家龜鑑,是朝鮮清虛修靜禪師所編撰,收錄於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三冊,對修行者要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才能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有一番精闢的見解,舉例如下:「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。」學習禪門的學問,才能瞭解自己的本心,見到自己的本性,讓自己在每一個念頭的當下,都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如果對自己的本性風光,沒有發現明白,好像找不到自己的土地播種一樣,最後都無法開花結果。「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」:要找到自己的本地風光,最快速、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要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的祖師禪。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的 商務中心祖師禪,則突兀峭立的玄關金鎖,要用什麼方法,才能夠開透,來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呢?「往往斷滅空以為禪」:世界上修行者無數,但是往往認為斷見、幻滅、空無就是禪。因為他認為執有是虛妄,執空是斷滅,這都是錯誤的觀念。「無記空以為道」:無記空是不著善惡諸念的枯寂,沒有特殊的智慧力加以分別,看似斷了妄緣,卻非真心,只是昏昏蒙蒙的死寂心性。世人修行,以不著善惡諸念的枯寂,沒有用智慧觀照修辦,認為這就是修道,也是不對的。「一切俱無以為高見」:修行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空無,不存在的,又認為心念是不著一切善惡諸念的枯寂,以為以上的觀念,是修行最高的境界。「此冥然頑空受病幽矣」:以上所說的,都不能見到自性的本地風光,因為沒有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祖師禪,開啟玄關金鎖,以及認為執有是虛妄、執空是斷滅,還有認為不著善惡諸念的空寂,一切俱無的頑空,以上都是恍惚不可捉摸的理論,是一種無知無覺、無思無為的虛無境界,這是修行最大的毛病,會讓靈性模糊不清,是無法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。「今天下之言禪者,多坐在此病 建築設計」:現今天下修行人,無論談論禪學,或是習禪,都是犯了以上這些毛病。 【延伸演義】: 禪家龜鑑成書於明朝嘉靖年間,作者是由韓國清虛休靜禪師所撰寫,可見禪宗於明朝年間,已經傳佈到韓國地區。禪師弘揚般若正法時,也有在開啟求道人的玄關金鎖。禪家龜鑑書中載明參禪功夫之要旨,並附略解。其內容系論述一物不生不滅、心佛眾生、教禪二途、祖師公案、話頭功夫、無生空、戒定慧、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持咒、禮拜、念佛、聽經、看經、出家修道、無常、懺悔、臨終、宗師、五家家風、臨濟宗旨等八十餘條,並且附評語或偈頌。全書所引用有關經典說,以及諸師之說極多,例如虛空藏經、思益經,涅槃經、梵網經、因果經、傳燈錄、莊子‥‥等諸典,以及六祖、神會、永嘉、仰山、雲門、百丈、黃檗‥‥等諸師之說。本書卷首有明代嘉靖四十三年(1564)之自序,卷末則有萬曆七年(1579)弟子松雲惟政禪師之跋。本書被視為是朝鮮習禪者所不可缺少之入門書。禪學分為祖師禪與如來禪,祖師禪又稱為南宗禪,遠從佛世尊,將涅槃妙心,實相非相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以心印心的正法眼 會場佈置藏,傳授給迦葉尊者、阿難尊者‥‥再傳承至西方第二十八代菩提達摩祖師,達摩祖師再將心印大法,傳授給神光二祖,神光傳僧燦三祖,僧燦傳道信四祖,道信傳弘忍五祖,弘忍五祖傳六祖惠能。而至六祖惠大師以後傳給白、馬七祖。出家一脈,馬祖道一禪師傳承五家七宗。在家一脈傳承到現今,就是一貫道,以上稱為祖師禪。如來禪是以經教裡面的禪法,因為它也是如來佛所說,強調坐禪,來體悟如來本性的實境,重視禪的靜慮,不生妄念,以誦經、持咒來攝伏心念,以四威儀----行如風、站如松、坐如鐘、臥如弓,讓心不躁動,或以誦經、禮佛、打坐、持咒、參話頭、朝山、靜慮等漸修的方法,來開悟見性,所以如來禪是經教裡面的禪法。禪定並不等於禪宗,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、禪定,但是更重視智慧的開悟。六祖壇經坐禪品對於禪定,有如下的解釋:「善知識!何名禪定?外離相為禪;內不亂為定。外若著相,內心即亂;外若離相,心即不亂。本性自淨自定,只為見境思境即亂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,是真定也。』『善知識!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定;外禪內定,是為禪定。菩薩戒經云:「我本性元自清淨。」善知?西裝恁I於念念中,自見本性清淨,自脩自行,自成佛道。」人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,既然是清淨的,就不要被外面的形形色色所污染,不會被塵境所誘惑稱為禪。不執著一切相,心裡不亂打妄想,不起雜念,這就是定。若外邊著相,那麼裡邊就沒有定了。若外邊不著住一切相,心就不會亂。本來自己的靈明覺性是自然清淨,自己會生出定來的,但是如果見到外面的種種境界,而執著到這種境界,回憶到這種境界,故心就亂了。若你能在外邊見一切境界而心裡不亂,這就是真正的禪定。外邊離開一切相,這就叫「禪」;而心裡邊不亂,這就是「定」。外邊有禪,內裡有定,這就是真正的禪定。在維摩經上說:「即刻豁然貫通,明白自己的本心。」梵網經說:「我本來的自性,原是清淨的。」所以稱為禪定。修行之人,在每一個念頭當中,自見本性是清淨的,故自己修,自己行,自然就可成就佛道了。宗門認為,修行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是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本來真面目,修行如果無法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好像種植蔬菜水果,不知道自己的土地在那裡,而種植到別人的土地上,最後別人收成去了,自己卻一無所有,白忙一場。又 租屋好像你拿一百萬元去銀行存款,但是不知道自己銀行的帳號在那裡?卻存到別人的帳戶裡面,最後一無所有,道理也是一樣。所以修道一定要恭請天命明師,指點本性之所在,知道自己一片的良田寶地在那裡,在自己的良田上用功夫,才有好的收成,證果成真也,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。」修行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好像汽車的鑰匙沒有打開,無法啟動;大門的鑰匙沒有打開,無法出入;金庫的鑰匙沒有打開,無法取到寶物。相同的,突兀峭立的玄關金鎖,如果沒有恭請天命明師打開,是無法得授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的正法眼藏,沒有辦法會見玄關竅裏面的主人翁,當然就沒有辦法達到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的境界,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」。修行人不要以為斷見、幻滅、空無,就是禪定的境界。因為執空是斷見空,執有是幻滅相,執無會墮入頑空。六祖壇經曰:「若百物不思,當令念絕,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。」假設你說我坐在此處,什麼也不想,讓念頭斷了,但是你猶有這個「當令念絕」這一念,又變成法縛,不但不能得到解脫,反而會被法所綁住,這叫做邊見,落於二邊,又不是中道,所以不能明心見性, 景觀設計這也不是禪也,所以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往往斷滅空以為禪」。修行人如果認為禪,是不著一切善惡念頭的枯寂,也沒有用高超的智慧去觀照轉念,沒有用真心去了斷惡緣,只守住昏沈死寂的心性,認為這就是禪,這樣也是不對的。六祖壇經般若品曰:「善知識!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!第一莫著空!若空心靜坐,即著無記空。」無記空是不著善惡諸念的枯寂,沒有特殊的智慧力加以分別斷定,看似斷了妄緣,但是卻非真心,只是昏昏蒙蒙的死寂心性。將虛空實相認為無極真境,若以為虛空是一切無有,那是小乘的頑空,實則虛空是包羅宇宙萬象的。在大乘經所說「虛空」,正指包羅宇宙萬象而言,其中有無數一切相都在內,這樣才能顯出虛空之大----無所不容,此乃第一空義,所謂空而不空,不可思量。正因為無所不容,才是不可思量,所以虛空無相而不拒絕諸相的發揮,才是禪的真實意義,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無記空以為道」。修行人所容易犯上的一種毛病,就是認為這個世界是空無不存在的,所以讓心念守住在枯寂上,這樣也不對。六祖壇經定慧品曰:「若只百物不思,念盡除卻,一念絕即死,別處受生,是為大錯。」惠能大師再三的提醒學佛修行者,宇宙間一切俱無,所以要看 景觀設計空一切,以一切俱無來修辦,無念不是百物不思,守在空寂上,認為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,不以智慧來修辦,也是不對的,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一切俱無以為高見」。以上所說修行錯誤的地方,本地風光未發明、讓孤峭玄關擬從何透、將斷滅空以為禪、一切俱無以為高見‥‥,等以上的原因,是沒有恭請天命明師,開啟玄關金鎖,所以沒有辦法見到自己的本地風光,無法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達到無餘涅槃的境界,讓自性沈寂昏迷,無知無覺,本性致病,暗淡無光,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此冥然頑空受病幽矣」。如今天下修行人無數,無論談禪、學禪,或是參禪,都是犯了以上這些毛病,所以清虛修靜禪師痛下針砭,急診時敝,讓天下修行人,有龜鑑可以遵循,所以禪家龜鑑說:「今天下之言禪者,多坐在此病」。禪宗重視參禪打坐,道中強調真人靜坐,修行要順乎自燃,平心靜氣,兩膀下垂,舌抵上顎,氣貫丹田,二目守玄,這是真人靜坐。活佛師尊指出:「人之精氣神,及耳聞目見,洩於外者就是凡,向內收則者則成聖,外洩為順行,內收為逆行。」所以孟子說: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。」存養之功夫,係一心清靜,迴光返照,離火自然下降,紅舌高捲,甘露由漕溪上升,升多下嚥 網路行銷,直入丹田,與命門之火相見,水化為氣,氣滿神足,勞而不倦,既然前升後降,乾乾不息,精滿不思淫,而化為氣,氣滿不思寢,化為虛,虛靈不昧,遍滿法界,道家名曰:「運周天」,佛家叫做:「轉法輪」,儒云:「人欲淨而天理流行。」這是白陽修行內功的功夫也。又如何達到南華經所說:「喪我」的境界呢?喪我的我指偏執的我,就是摒棄我見,達到忘我,無思無慮,與萬物合而為一的境界。喪我與坐忘的道理是一樣的,南華經大宗師篇曰:「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道,此謂坐忘」。意思是說遺忘了自己的肢體,拋開了自己的聰明,離棄了本體,忘掉了知識,和大道融合為一,這就是:「坐忘」。六祖壇經定慧品曰:「善知識!我此法門,先立無念為宗,無相為體,無住為本」,能做到:「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」就能達到:「喪我」。道德經第三章曰:「不見可欲,使民心不亂」,道德經第十二章曰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郕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,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」。以上講不可以有欲念,使民心不亂,要祛除外在的五色、五音、五味‥‥等感官的誘惑,充實內在德性的光明,也是:「喪我」的積極做法,跟禪家龜鑑所講的:斷滅空、 襯衫無記空、一切俱無、冥然頑空‥‥,是不一樣的。 【修持心得】: 從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三冊,禪家龜鑑經文的記載:「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,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,往往斷滅空以為禪,無記空以為道,一切俱無以為高見,此冥然頑空受病幽矣,今天下之言禪者,多坐在此病。」確信禪宗所傳授的祖師禪,是恭請天命明師,以無上天命威神力,開啟修行者的玄關金鎖,才能會見自性的本地風光,從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證得無餘涅槃的聖位。修行如果沒有遇到天命明師,則突兀峭立的玄關金鎖,要用什麼方法,才能夠開透,來見到我們的本地風光呢?禪家龜鑑非常明白的指出修行錯誤的地方,這個錯誤的地方,包括:沒有恭請天命明師開啟玄關金鎖、認為斷見、幻滅、空無就是禪、不著善惡諸念的枯寂、沒有用智慧觀照以為就是修道、認為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空無不存在的、又認為心念是不著一切善惡諸念的枯寂,認為這樣修是最高的境界‥‥等。因為犯了以上的毛病,讓靈性受病,無法會見自性的本地風光,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所以輪迴六道,永不停止。可見禪家龜鑑一書,彰顯恭請天命明師,傳授祖師禪,是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離苦得樂,返本歸鄉的真明路。 本地風光孤峭玄關開妙竅 學修講辦功圓果滿?酒店經紀o超然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01cerq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